入夏以来,我市已发生数起职业性中暑事件。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除积极做好职业危害场所监测工作和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外,还及时提醒相关用人单位谨防职业性中暑,特别是一些露天作业和存在热辐射的生产岗位尤须注意防范。
市疾控中心要求各有关用人单位一是要了解高温也是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劳动者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易引起中暑,在职业活动中发生的中暑也是职业病的一种。
二是要了解中暑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以便发现中暑病人及时救治:中暑是由于人体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轻者出现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重者(重症中暑)可有头痛剧烈、昏厥、昏迷、痉挛,甚至引起死亡。中暑按照发病机制分为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三种类型。
三是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1.作业场所加强全面通风,必要时可采取岗位送风措施.
2.合理安排工间休息;给高温作业岗位的职工提供含盐量0.1%~0.2%清凉饮料(饮料温度低于15摄氏度),饮料的配制、冷却、运输及供应都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防止污染;饮水以少量多次为宜,发现中暑先兆立即离开高温现场.
3.有条件的企业,高温作业场所应设置空调工间休息室,以减少接触高温时间。
(职防科)